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扎根在基层 服务进村居

——浙江省湖州市红十字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侧记
2021-07-14 10:54:56     李颀    中国红十字报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各级红十字会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红十字事业的实施意见》,围绕“抓基础、建机制、强基层”,把“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市及区县红十字会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德清县、吴兴区先后创建为省级“红十字工作示范县(区)”。稳步推进“红十字强基工程”和规范会员管理两项工作试点扩面,建立完善红十字会员管理、乡镇(街道)红十字组织等相关工作标准,率先在全省建立社会组织红十字会、农家乐联合红十字会,积极探索强化党建带动红建、整合资源结对共建、志愿服务驻点联建工作机制,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截至2021年,湖州市村、社区建成基层组织570个,吸纳成人会员4万余名,拥有注册志愿者6000余人,建立以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命名的“工作室”5个,为进一步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提供了“湖州样板”。

党建带红建,发挥标杆作用

2018年,长兴县虹星桥镇红十字会成立,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红十字强基工程”试点单位。当时,虹星桥镇红十字会提出“党建带红建,和谐共发展”的工作思路,镇党委书记、镇长率先入会,成为红十字会会员。

为做好基层组织建设,镇红十字会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方面,紧抓“党建带红建”,建立红十字建设与党建活动的紧密联系,在每月党员大会前后增加宣讲红十字知识环节,发动党员积极入会,参与红十字工作,凝聚队伍向心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设规范,建立镇、村两级红十字服务站建设的“五个一”标准:一块“红十字服务站”标识标牌、一名热爱红十字的专兼职工作人员、一支从事红十字的志愿者队伍、一个为群众提供红十字服务的平台、一个传播红十字的窗口。同时,明确镇、村(企业)红十字会工作职责,镇、村(企业)红十字服务站服务内容。

通过厘清思路、明确制度,镇红十字会建立了基本框架。随着工作进一步开展,镇红十字会探索了树立典型标杆来带动基层服务的新路径。

2019年9月,以虹星桥镇红十字会秘书长命名的“朱晓彬工作室”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是浙江省首家以基层红十字工作者命名的工作室,也是基层红十字会紧密联系群众的创新探索。

“朱晓彬工作室”所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虹星桥镇中心位置,也是村民参加休闲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大厅,一排红十字会简介十分醒目,来往村民时常驻足观看。由于位置中心,村镇上的老人儿童大多喜欢来这里参观、休憩,镇红十字会专门设置了一台AED,“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展示红十字文化,还可以通过与村民的日常交流、互动,普及‘三救三献’知识,加强红十字工作的宣传。”朱晓彬介绍。

“朱晓彬工作室”以“三救三献”业务推进和宣传为核心,以培育发展带动全镇基层红十字骨干为主线,通过“红十字会员之家”“红十字书籍报刊阅览”“应急救护实训”“博爱学堂”“博爱书画展”等窗口,广泛开展红十字活动,打造了“虹小红”特色品牌。工作室成立以来,新增红十字会会员700名,志愿服务队伍 15 支,红十字志愿者400名,已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205次,救助困难群体255人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人。在朱晓彬看来,这些成绩是“送温暖”换来的,“我们经常去慰问村民,给有需求的村民送生活用品,久而久之,‘红十字会送温暖’的印象深入人心,村民开始相信、支持我们,并且加入我们”。

“基层红十字工作开展这么多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乡村精神风貌。尤其在红会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村民更愿意参与红十字事业。”这是虹星桥镇副镇长郝晓彬参与红十字工作以来最深切的体会。

融入基层治理,发挥服务作用

“基层红十字工作与基层治理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从基层治理体系中借力来拓展服务领域,但同时,我们又通过开展红十字人道工作助力基层治理,让乡村变得更美好。”郝晓彬的经验总结在其他建会村也得到了印证。

2018年,宋高村成立博爱家园,建立了“红十字博爱便民通道”“红十字博爱家园银龄乐”“红十字博爱医疗室”“红十字博爱帮扶基地”“红十字博爱兑换超市”“红十字博爱学堂”6个服务平台, 村民可以获得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服务和救助。

“在建立宋高村红十字会之初,我们的设想就是用博爱家园的标准来打造一个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通过发放博爱救助金、举办急救知识培训、入户慰问困难村民、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等举措提供服务,同时,发展村民成为志愿者和会员。”宋高村红十字会秘书长许锡玲介绍。

“村委做什么工作,我们红会也要参与进去。”以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方向,宋高村红十字会组建了“爱满宋高”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采取分片式、网格化组团服务的方式,由党员队员带头开展扶贫助困、送医义诊、应急救护、“三献”宣传、青少年关怀等活动。此外,宋高村红十字会创建了“美丽宋高”微信群,积极吸引村民入群,向村民传播红十字运动知识,为村民排忧解难。许锡玲记得,村里第一位器官捐献志愿者就是在志愿服务队举办宣传活动后,通过微信群找到她表达的捐献想法。

如今,博爱家园会议室成了村民议事的重要场所,“村民有什么需求、红会能做什么”都会在这个会议室得到答案。

宋高村的经验模式得到支持推广,并于2019年,在谭家村落了脚。

谭家村位于虹星桥镇的西北侧,下辖22个自然村,村域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3417人,党员80名。其中50名党员成为会员,加入了村红十字会。“爱满宋高”到谭家村摇身一变成了“爱满谭家”,由优秀党员担任组长,定期分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成功模式的基础上,谭家村红十字会又根据当地特色,摸索出自身工作重点。

由于谭家村水域多,村红十字会召集游泳爱好者、志愿者、民兵、党员等成立了一支水上救援队,每年在村里举办防溺水讲座、开展救援演练,并重点吸引大学生参与暑期志愿活动。谭家村红十字会还借助村里专设的民兵物资储备,结合民兵工作,共同推动志愿服务。“村里事务繁多,我们思考的重点在于如何把自身工作融入这千丝万缕中,与各项工作结合,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覆盖更多有需求的领域,充分发挥服务作用。”谭家村红十字会秘书长韩霞平总结。

结合产业优势,发挥纽带作用

时值初夏,位于吴兴区织里镇利济文化公园的云村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中转站刚发出一批爱心童装,它们将被送往甘肃、新疆。

织里镇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是中国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现有常住人口超45万,其中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35万左右。

2012年,织里镇红十字会成立,通过开展红十字文化传播、募集爱心童装、应急救护普及、人道救助等工作,在织里镇扎根,打造了鲜明的红十字品牌形象,吸纳了会员1078名,拥有骨干志愿者45名。基于织里镇独特的人口结构,外来务工人员成了镇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主力军,“我们经常进企业、工厂进行‘三救三献’宣传工作,也面向外来务工群体设立了专项救助项目。在这过程中,很多工人逐渐了解我们的工作,转化成我们的会员、志愿者,他们参与各项志愿服务的热情都很高。”吴兴区红十字会秘书长虞淦平说。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织里镇红十字会利用成人学校这一平台,打造标准化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将急救知识融入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和社区教育课程中,让每位参加过成人学校教育的学员都能掌握急救技能。

2018年,织里镇云村社区红十字会成立,以“运营一个阵地、团结一支队伍、制定一套制度、形成一项特色,做好N项服务”的“4+N”模式运营云村社区博爱家园。其中,“一项特色”就是捐赠爱心童装项目。

织里镇红十字会结合当地童装产业发达这一优势,与多个企业建立了长远合作,每年“六一”儿童节为贫困地区儿童募集爱心童装,在博爱家园内设立博爱中转站,接收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的童装,并将这些童装寄往四川青川、青海等地。虞淦平介绍,项目启动3年来,共捐赠童装17700余件,价值230余万元,“捐赠童装是依托产业而成立的特色项目,不仅帮助了偏远地区贫困儿童,也对织里镇当地文明风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德清县新市镇,基层红十字会也尝试与当地产业特色相结合,根据景区旅游管理,开展特色志愿服务。

在新市古镇,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个悬挂于墙上的急救包,里面常年配有酒精、卫生棉片、创可贴、驱蚊水等用品,来往游客随时能根据自身需求取来使用。在旅游旺季,镇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天要更新好几次急救包。景区入口处有新市镇红十字会会员之家,景区内设有由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陆松芳旧居改造而成的新市古镇红十字救护站,全程游览都可见到红十字元素,还能及时获得志愿者的帮助。“我们要做的是服务型基层组织,发挥纽带作用,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德清县红十字会陈宇俊说。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