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弘扬红十字文化 激发新时代力量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持续推进人道文化传播工作综述

2024-10-02 21:23:16     中国红十字会官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人道主义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相信红十字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只有让人们先清楚地了解红十字、认识红十字,才能更好地让人们融入红十字,成为红十字志愿者,成为红十字精神的推广者。

4b (1).jpg

五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特别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各地各级红十字会扎实做好人道文化传播工作,积极创新传播方式方法,用心用情讲好红十字故事、唱响红十字声音,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红十字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旗帜作用。

讲好新时代红十字故事

郭成奎是江苏省昆山市第3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曾与昆山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团队一起荣登2016年“中国好人榜”,并先后获得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江苏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昆山好人”等荣誉,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15次,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1237小时。他说:“一根蜡烛点燃另外一根蜡烛,自身不会损失什么,只会让周边变得更亮。”

4828db09307bfb93b11566861c52794.png

张琦是上海市金山区红十字急速应急救援队队长,他和妻子双双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上海市首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妻。他已经从事红十字志愿服务事业16年,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2307小时。他说:“当看见有人遇到困难,我会义无反顾伸出援手。”

640 (2).jpg

陈俊是广东省惠州市红十字生命相约志愿服务队副队长。2011年7月11日,在河源理工学校就读的他献出人生第一次全血。此后10余年间,累计献血92次,献血量27900毫升。2016年,他注册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截至2023年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435场,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2666小时。他说:“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

9ecdfda60bb4681e8b34ca34fd67a83.png

……

3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2023年度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他们用自己的奉献与爱心浇灌着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自2020年起每年组织开展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宣传活动,并进行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寻找最美救护员”等先进典型宣传选树活动,要求各级红十字会以推选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引领带动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红十字志愿服务中来。 

只有让志愿者成为受追捧的明星,善良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

在内蒙古,倾力打造“志在愿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9名红十字志愿者获评中国好人、内蒙古好人、道德模范,18名志愿者获评感动内蒙古人物奖和提名奖。红十字志愿者陈文学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抗疫物资接收发放服务队被授予“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还培树了刘玉敏等全国最美志愿者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640 (3).jpg

在江西,努力挖掘培养宣传骨干138人,举办宣传骨干能力培训班和“江小红云端微课堂”系列网络专题培训,提升活动策划、新媒体编辑、新闻采写、视频剪辑等专业能力;建立18支“江小红宣讲团”,开展试讲练课、分组轮训、现场实训等提高宣讲水平;聘请“老阿姨”龚全珍、“乡村教师”支月英等全国道德模范,金紫薇、刘虹等奥运冠军,胡剑云、庆元等主持人,许诺、胡能迢等救人英雄担任项目形象大使、人道文化传播大使、生命教育宣传员,提升红十字工作美誉度。

在福建龙岩,通过讲述温暖岩城的身边人、身边事,引发共鸣,扩大影响。“爷爷突然去世,小伙含泪赴榕献生命火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俞治华的先进事迹受到大量转发点赞,其本人也入选“福建好人榜”;“为了救命,同学俩都做了同样的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事迹经多家主流媒体转载,阅读量逾10万;“爱笑的天使女孩,谢谢你来过”——8岁女孩邓淼淼捐献器官的感人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媒体转载,全网关注人次超过1亿。

640 (4).jpg

在山东青岛,成立青岛红十字文化宣讲团,走进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系列宣讲活动,红十字志愿者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分享爱心故事,丰富基层红十字文化传播形式,激发了公众了解、支持、参与红十字工作的热情。

……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媒体时代,各地各级红十字系统还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运用多种数字宣传方式,积极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公众对红十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北分库管理中心坚持将自媒体和主流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融合、互为补充,在“学习强国”“长江云”等APP开辟专栏,在“斗鱼”“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活动,并与楚天都市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等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搭建了“报、台、网、微、端、屏”一体化融媒体矩阵,形成大宣传格局,扩大宣传声量。2022年至今,湖北分库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捐献者报道34篇,总阅读量达3.5亿次。

d1dd54cd8d5ead62410ae2ba07f4f55.png

江西省红十字会在省广播电视台开设首档红十字生命教育栏目,录制播出“红十字救在身边”专题系列节目;在抖音设置永久话题“红十字救在身边”,累计浏览量达380万次;策划为器官捐献者“小子熙”圆梦摩天轮,被新华社等视频号刊发,总浏览量5000万次;尝试网络直播,联合江西电视台二套主持人亚芝,举办“江西首例夫妻捐献造血干细胞”“水美家安”防溺水活动等两场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分别达193万人次和203万人次。

建设人道文化传播新阵地

《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2020-2024)》强调,要加强宣传传播的“阵地建设”,整合资源,“形成红十字大宣传格局”。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是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发挥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辽宁营口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贵州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延安时期红十字运动展馆等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作用,推进红十字文化传播工作。

“老师,长大后我也要当志愿者!”近日,在辽宁营口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门前,一群师生正热烈交流参观感受。今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暨辽宁分会成立120周年,社会各界纷纷走进纪念馆参观,了解红十字会的历史。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坐落于大辽河边,2017 年正式对外开放,它通过570余张图片,120余件各类文物,述说着红十字运动所走过的百年历程。

fe3a90ae8cfb660f57804759a93a996.png

今年红十字博爱周期间,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赵重公路135号的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面向公众开放一周,每天接待市民参观。专业的历史讲解,数字化的操作体验,沉浸式的急救场景模拟等,让观众零距离感受红十字历史文化的魅力。

2016年5月8日正式开馆的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还精心打造了全国首家网上红十字陈列馆。目前,陈列馆已先后接待国际、国内红十字组织等团体参观400余批次,并被纳入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免费开放的上海市市级博物馆名录,成为上海市民学习了解红十字运动历史文化的打卡之地。

640 (5).jpg

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陕西延安时期红十字运动展馆内,一组记录中国红十字会医疗队当年在延安生活和工作情景的照片格外引人瞩目:戴有红十字标志草帽的医疗队队员们,或在执行任务途中、或在溪水旁盥洗、或在窑洞外就餐,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肩负使命,神采奕奕。2023年4月28日,延安时期红十字运动展馆开馆,展馆内的300余张图片、100余件文物,再现了延安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对陕甘宁边区乃至整个抗战胜利所作的积极贡献。

640 (6).jpg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图云关战斗长达6年之久,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医疗救护的指挥中心和实战战场,为支援抗战留下了一段仁心佳话。如今的图云关,已成为著名的贵阳八景之一,也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旧址成为总会首批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

b9c6a506e78f027bd5c165be66aeead.png

……

在总会的示范和引领下,全国各级红十字会也不断加强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建设,强化红十字运动宣传教育,全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红十字文化新名片:

山东滨州建成吴重憙红十字运动纪念馆,被命名为山东省红十字文化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达60万人次;浙江绍兴借力“东亚文化之都”文化传播,沿线打造特色化“人道公益会客厅”“博爱家园”和景区救护站,在绍兴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打造红十字文化高地;陕西西安打造全长900米的红十字文化主题街区,展示红十字运动起源、基本原则以及主责主业等;内蒙古满洲里建成红十字博爱广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把红十字文化、政策、知识和技能送到市民身边;湖北恩施成立红十字运动教育基地,展出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六大队在湖北参与伤员救治、民众防疫的相关图片和档案资料,填补了红十字在恩施抗战期间的历史空白;海南省红十字会与海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海南红十字人道传播实践基地,努力将人道传播打造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面旗帜……

一张张照片,定格一段光辉岁月;一件件文物,承载一段红色记忆,红十字文化和精神正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更多人的心田。

fc1f9694aad37a6fb13554e988925b4.png

打造红十字运动文化新名片

2019年8月31日,肩负“红十字人才培养基地、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红十字文化传播阵地、国际人道交流合作平台”使命的红十字国际学院,在苏州大学挂牌成立。这是全球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高等学府,填补了人道主义教育的空白。

五年来,红十字国际学院从0到1,无论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还是国际交流上,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红十字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以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为例,其学员不光有来自省、市级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也有公益慈善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热心人道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媒体负责人,学员结构更加多元,搭建了一个有利于大家交流经验、分享资源、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平台。截至2023年底,学院共开设各类培训班55期,累计培训4000余人,同时在云教育平台上线课程165讲,总时长超过789分钟。

7月1日至5日,学院参与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人道法暑期班在江苏宜兴举办,约40名来自高校、政府、军队以及红十字组织的学员参加培训,并进行了专题分享和分组讨论。这是学院连续第四年参与举办国际人道法暑期班项目。从成立伊始,学院就十分重视国际人道法的教学与研究,专门成立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并将国际人道法教学融入红十字会干部培训课程和学校通识课程,在红十字会干部和青年学子中普及国际人道法的基本知识。去年,还在苏州大学主办了第十七届中国大陆地区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活动。

640 (7).jpg

理论研究不仅是红十字运动发展的先导和红十字事业改革的重点,也是发挥红十字文化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提升精神文明程度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用的抓手。近年来,红十字国际学院在理论研究方面持续发力:今年6月,由红十字国际学院创办的《中国红十字评论》集刊正式出版,该集刊每年出版2期,为红十字运动研究高地的建设搭建了一个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学院承接的13个理论课题全部结题,今年已启动第二批理论课题的研究,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7月12日,苏州大学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红十字运动文献中心正式成立,为加强人道主义问题治理贡献力量……

640.png

人道主义是红十字文化的精髓,“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红十字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播人道文化、践行红十字精神,红十字人一直在路上。

记者  李洋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