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艾滋病监区的医疗干警们服刑患者做手术。 王刚 摄
中新网兰州1月14日电“在艾滋病监区做医疗干警,不仅要有‘医身’还要有‘医心’。”49岁的郑张卫进入兰州新桥监狱三监区从事艾滋病病犯监管和治疗已经第13年。他常说,把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做好了,就是一种价值。
被选派为艾滋病监区医疗干警之初,郑张卫比谁都清楚这份职责的艰难,一旦被感染,不仅个人面对歧视和死亡,更意味整个家庭将破裂。
当时,家人朋友忧心忡忡,纷纷劝他“知难而退”。一向憨厚老实的郑张卫却“犟”起来:“选择了,就无悔!”
“与健康服刑人员相比,艾滋病服刑人员更自卑、恐惧、自暴自弃,有的更想把病毒当成‘武器’抵触改造。”郑张卫说,为管好这样的特殊群体,他与自己约法三章“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只为让服刑人员感受到关爱。
郑张卫说,他们要经受许多生死考验,因为艾滋病服刑人员的各种抽血化验很多,有注射吸毒史的服刑人员体表静脉硬化结节、溃烂成疤几乎找不到,治疗难度大;一些晚期患者,还因脏器功能衰竭,在治疗过程中随时都会把鼻腔和口腔中的血喷向他们。
面对周围人对这份职业的歧视,每个医疗干警都高度紧张,郑张卫则查阅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尽可能多地掌握艾滋病诊断、检查和治疗技术。在科学和真理面前,他获得了心理支持和业务自信。
郑张卫回忆,曾有一名艾滋病罪犯得了卡式肺孢子菌肺炎,该病病程短促,4至8天会死亡。“虽说这病可以保外就医,但我作为一名医疗干警,一心想要治好他,经过努力成功了,当时就有一种无法言表的职业自豪感。”
每次上班,女儿都叮嘱他:“爸爸,你一定要带好手套和口罩。”
“可是,隔着心,远距离,怎么走进别人心里?”郑张卫是监区第一个主张和犯人零距离接触的人,“哪怕有被感染的危险也得贴近他们。”
郑张卫不止一次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服刑人员生命,但可以努力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在他的带动下,监区所有医疗干警给艾滋病服刑人员检查身体时,一律不戴手套,不穿隔离服,不佩戴任何防护用具。
每当郑张卫走进服刑人员监舍,毫不犹豫地坐在他们床上,带着微笑,用手直接接触他们的身体,询问他们病情时,新入监的服刑人员都不可置信。“你不怕我吗?”郑回答:“我是一名警察,也是一名医生,有医生怕病人的吗?”
服刑人员马某某讲述:“当郑大夫把听诊器放在我心口,用手压着我的肚子,问‘疼不疼’,我感觉到意外,这是第一次健康人把手放在我的身体上。从此,我认真服药治疗,到现在整整10年了。”
“对于有些特殊服刑人员的无理取闹和对抗,我和同事们既气愤又委屈。”医疗干警王礼堂告诉记者,这时,郑监区长就会开导我们,首先把他们当做病人,其次才犯人,治病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完)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等媒体29日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利特维年科称,目前已有105万人被征召入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