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抗战功勋卓著

2018-01-05 17:48:36     贵州省红十字会

抗战爆发后,中国士兵主要依赖中国红十字会在平津、上海等前线进行救护工作。南京沦陷之后,中国红十字会西迁武汉,继续从事战地救护工作。为适应战局变化,中国红十字会决定调整策略,放弃以往在大城市设置医院救护伤兵的做法,改为成立医疗队,组织精干医护人员,配以切合战地实用的医疗器械与药材,奔赴各个战区进行战地医护工作。

在此背景下,救护总队应运而生。1938年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习惯称为救护总队)在汉口成立,由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担任总干事兼救护总队长。1938年6月,日军进逼武汉,救护总队决定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底,日军进逼长沙,再迁至湖南祁阳,1939年2月又迁至贵阳图云关。此后,直至抗战胜利的6年时间里,贵阳图云关成为抗战大后方的全国“救护中心”,指挥着全国战地救护、医疗、医防工作。(图云关位于贵阳市东黔桂公路上,它在救护总队部未迁入前是一个植林场地,公路两旁及其附近的山谷地带植满了树木。当时,并无现存房屋可以利用,从办公室、材料仓库、汽车库、修理厂到职工宿舍,公共食堂和集会礼堂,一切房屋都得一砖一瓦地盖起来,条件十分艰苦。)

图云关是全国战地救护的指挥中心,发展到150个小队、8400多人,救护车及运输车辆200多辆,成千上万吨的医药卫生器材从这里发出。它还是战地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心,通过建立起卫生训练所和重伤医院,培训军医2万多人。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正面战场的各个战区以外,同时也派出医疗队赴延安、太行、皖南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协助八路军、新四军,为伤病员和群众服务。之后日本进攻东南亚,部分医务人员还远赴印度进行战地救护。

抗战胜利后经统计,从1939年至1945年10月的六年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共手术近20万人,住院治疗200余万人,门诊军人248万余人,门诊平民200万余人,预防接种460余万人,特别营养近百万余人,X光照相5631起,X光透视52798起。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