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十字文化

2018-10-12 10:54:07     中红在线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和象征,它所奉行的人道主义宗旨是人类共同的思想,它所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沂蒙精神同样孕育于战火纷飞的年代,经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洗礼、和平建设岁月的陶冶、改革开放时期的升华,凝聚起老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这是对沂蒙精神的最高肯定和认可,对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新时代“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高度契合。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红十字会顺势而为,主动将沂蒙精神与红十字文化相融合,深入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力量,从中汲取使命、道义和责任,不断增强沂蒙红十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沂蒙精神是红十字精神的深化和延伸,具有广泛联系和历史渊源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诞生于沂蒙老区,长成于齐鲁大地,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焕发勃勃生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自1863年诞生于瑞士,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1904年,中国成立红十字会,成为最早加入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国家之一。临沂市红十字会起源于1925年,平邑县武台镇蒋里村进步人士刘纯一创建了全市第一个红十字组织,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红十字组织的地区之一。1891年,美国教会在沂州城建立教会医院,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红十字医院)的前身。

  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道、博爱、奉献”为内容的崇高精神,是红十字运动在中国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也是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具体运用。沂蒙精神是红十字精神的深化,是具有沂蒙特色的红十字文化的升华与延伸,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融合产生的瑰宝。

  “红嫂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嫂群体”是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传统束缚,参与救死扶伤、抢救伤员、赈济救护等体现人道主义的战场救护工作。在人道主义旗帜感召下,她们抛去世俗观念,用乳汁救治伤员,体现了无私无畏的大爱无疆,用自身的博爱奉献诠释了红十字精神。战争年代,沂蒙红嫂倾力支前,“一把米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一个儿子送战场”。和平建设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红嫂典型,用她们的实际行动爱党爱军,是新时代红十字精神的集中体现,她们忠诚、善良、慈爱的固有品格与红十字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

  传承红十字文化,不断丰富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内涵

  临沂作为革命老区,在红十字文化孕育与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市红十字会组织力量在“抗战驰援、文化寻根、源头发展”等方面深入挖掘、做足功课,全力将沂蒙红十字文化品牌做响做亮,做出特色。

  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十字精神在沂蒙大地产生影响。抗战爆发后,雅各布·罗生特参加山东省卫生厅第一任厅长白备伍组织的山东战区红十字医疗救援队。汉斯·希伯和罗生特是抗日战争时期通过红十字组织驰援沂蒙革命事业的典型代表。

  在希伯的影响下,罗生特加入国际红十字会会员、美国人史沫特莱在上海成立的“国际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通过希伯介绍,以国际红十字会名义,在新四军军医处长沈其震的带领下,由上海辗转来到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再由陈毅推荐赴山东临沂为八路军115师首长罗荣桓治疗肾病。

  罗生特在临沂工作了两年零一个月,足迹遍布莒南、河东、沂南、临沭等县区,还亲临战场抢救伤员,为无数八路军战士和当地群众治过病,获得沂蒙人民的高度赞扬。并多次赴甲子山医院、陈家老窝战时临时医院、西北庄红十字救济医院救治伤员,为医护人员授课,传播了医疗知识,提升了医疗水平。1942年4月,罗生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特别党员,被陈毅称为“活着的白求恩”。

  汉斯·希伯作为国际太平洋学会战地记者,向世界客观真实的报道沂蒙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争取了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在大青山胜利突围中,他拿起枪杆与日本侵略者战斗,血染疆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成为国际友人反法西斯侵略的典型。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临沂还建立了多处红十字医院。莒南县红十字救济医院医务人员为了躲避日寇封锁,通过莒县邮差贾大宾和莒县车行老板徐宝光介绍,参加红十字会,佩戴红十字标志,冲破日伪封锁,去临沂、青岛采购药品。解放后,甲子山医院、蒙阴孟良崮医院、岱崮医院等3家医院被中央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深入挖掘打造红十字会文化源头村。平邑县武台镇蒋里村是临沂市红十字组织的发源地,2015年,市红十字会在平邑县组织召开建会90周年座谈会,并在文化源头村精心设计打造“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平邑县红会文化展室、红十字博爱文化广场、红十字博爱书库、红会文化宣传一条街”的“五个一”项目。

  2015年建立的平邑县红十字文化展馆,是全省第一个、全国为数不多的县级红十字会展馆,公开对外展示了300余件珍贵藏品,成为展示沂蒙红十字文化成果的一张靓丽名片。展馆建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各地红十字会访客等1000余人。该展馆还被市旅游委列为临沂受欢迎的乡村民俗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扩大了红十字会影响。

  三是红十字会文化研究为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开辟了新领域。市红十字会联合市社科联,连续多年开展以“儒家文化与红十字文化、沂蒙精神与红十字精神”“纪念建会90年暨‘依法治会’”为主题的红十字理论文化研讨活动,形成了一批有理论深度、有研究价值的红十字文化研究成果。

  注重挖掘红十字工作中的典型事迹,评选表彰临沂市首届“十佳基层红会人”,并联合市文明办、市妇联成立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开展“博爱沂蒙·关爱生命”巡回报告会36场,宣讲1.5万人次,使红十字精神和文化在基层广泛传播。

  启动全市红十字会史志编撰工作,组织力量编写了《红会90年》《理论与实践》《红十字视点》《奉献与回报》《人道的力量》等红十字文化丛书。编撰完成《平邑县红十字志》《平邑县红十字史略》《平邑县红十字会档案资料选集》三本红十字文化书籍,进一步丰富了沂蒙红十字文化成果,拓宽了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做好沂蒙精神与红十字精神结合文章,开创红十字工作新局面

  一是建立全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将宣传红十字文化与传承沂蒙精神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聘请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任临沂市红十字文化研究顾问,为沂蒙红十字运动研究提供指导。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临沂基地项目已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初审,即将成为全省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开启沂蒙红十字文化事业发展新篇章。

  二是融合社会资源,形成沂蒙红十字文化研究合力。整合各类资源,联合临沂商城、临沂市综合保税区,抓住商城国际化发展契机,将文化输出与业务开展相结合,配合“红十字与‘一带一路’同行”战略,建立公益协作机制和服务平台,设立“博爱基金”和红十字服务站,6万余个商户加入红十字会。通过基金平台的搭建,不断拓宽合作项目,传递红十字文化理念,展示沂蒙红十字形象。

  三是着力推动“临沂市博爱园”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投入460万元建设一处“临沂市博爱园”,依托滨河园林景观,占地2万平方米,包含博爱文化主体雕塑、捐献纪念碑、博爱碑廊、红十字奉献林、红十字人物雕塑等景观。主题定位为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十字文化,褒扬遗体器官捐献和人道奉献者事迹,发挥纪念和宣传作用,打造成为一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场所,建成全国红十字文化的传播基地。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