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风风火火 风生水起——贵州历史性跨越的“黄金十年”

2021-01-01 20:47:37     李坤 覃淋    当代先锋网

  时光穿越千年。创造“黄金十年”。喜迎建党百年。

  “十二五”“十三五”这十年,对贵州而言,极为不易、极不平凡。

301e54c478c0c6a7cfa6143fdba046b1.jpg

贞丰县易地扶贫搬迁者相镇安置点现场,吴克金从分房仪式的抓阄箱里喜获120平方米的新房钥匙,走出大山的希望成为了现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勇 摄

  我们撕掉绝对贫困的标签,创造人间的奇迹——

  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减贫人数、搬迁人口全国最多,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年综合评价为“好”,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经历疫情的大考,凝聚前行的力量——

  最短时间战胜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实现灾害面前从无能为力、被动应对到快速制胜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跑出赶超的速度,冲出经济的“洼地”——

  创造了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三、近三年连续位居第一,实现经济总量从长期靠后、奋起直追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砥砺攻坚的意志,构筑精神的高地——

  在脱贫攻坚战场,有扶贫干部的真蹲实驻;在疫情防控一线,有白衣战士的最美逆行;在抢险救灾现场,有武警官兵的赴汤蹈火……他们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

  我们见证梦想的启航,收获硕果的飘香——

  从多项指标全国垫底,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大数据发展、生态建设、改革开放、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水平大踏步前进,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十年激情燃烧、波澜壮阔。

  十年风风火火、风生水起。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相约2021。今日之贵州,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积蓄万钧之势,汇聚不竭动力,向着“十四五”和2035年宏伟目标扬帆远航。

195d9442782301204adeaf20908c0c50.jpg

长顺县敦操乡地处麻山腹地,该乡干部在下村组时,都要免费为群众捎带生活、生产物资。背篼上鲜红的“为人民服务”字样格外醒目,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背篼干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勇 摄

  

  这是一份特别的关怀,牢记嘱托深入人心,感恩奋进斗志昂扬。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崇山复岭,鸟道羊肠,舟车不通,地狭民贫”,三百年前,清代贵州学者陈法这样勾勒家乡的悲情轮廓。

  很长一段时间,贵州一直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与贫困抗争,是一代代贵州儿女肩负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牵挂着贵州贫困群众冷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我们铭记,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

  我们铭记,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在遵义枫香镇花茂村,总书记与群众拉家常:“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我们铭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要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我们铭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为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发来贺信,对毕节试验区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鼓舞人心,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振奋人心——

  犹记得,2012年初,北京的樱花含苞,玉兰绽放。国发〔2012〕2号文件应运而生,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贵州又好又快发展。

0dd91d83f06b93f6e76c16d585e57791.jpg

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陈慧 摄)

  犹记得,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要求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犹记得,2016年,贵州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赋予贵州更多特殊使命。

  犹记得,202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为贵州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全省上下,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新时代贵州最强音。

  从“两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到“三大战略行动”的深入实施,从“十破十立”思想大解放到“五步工作法”大践行,从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贵州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夺取新胜利。

  “我们永远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永远感恩党中央。”磅礴乌蒙、千里乌江、古朴侗寨、醉美苗乡,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省干部群众激情高、动力强、信心足。

  

  这是一次庄严的承诺,战天斗地气势如虹,脱贫攻坚丰碑永立。

  时间回拨到2011年1月13日晚21时50分,一趟火车停靠在云贵交界、乌蒙山区深处不起眼的威宁自治县迤那镇。

  外面寒风刺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和几名随行人员借助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束,踩着薄薄的冰层,来到贫困户马仙仙家与群众“围炉夜话”,共谋发展。

  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肩扛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兑现庄严承诺,贵州强化五级书记一起抓,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频次深入深度贫困一线蹲点调研,以抓具体抓深入的工作作风逐一解决难题,攻克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6435e5bf231b52426b443aa3c319f7af.jpg

杭瑞高速公路毕都段北盘江大桥。(贵州图片库供图)

  这是基础设施的改天换地——

  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贵阳成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600公里,全国排名第四;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48座在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这是“挪穷窝”的伟大壮举——

  全面完成19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全力构建“五个体系”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这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

  农村产业革命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做强,“黔货出山”呈泉涌之势,农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农村产业“小、散、弱”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位于六盘水钟山区大湾镇的海嘎村,是贵州海拔最高的一个行政村。2010年春天,28岁的杨波怀揣希望与梦想,来到到处是茅草房、人均收入不到1600元的极贫村开展驻村工作。

  杨波一驻十年,见证海嘎沧桑巨变。如今的海嘎,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元、户户住砖瓦房、村集体经济近百万元的小康村。

  和海嘎一样,穿行贵州大地,一个个富美乡村点缀其间,精彩演绎山乡巨变。

  数据为证。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解决了近千万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753元到2019年突破万元。

  没有退路,背水一战。十年艰苦卓绝、滴水穿石,贵州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独特战法,打造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这是一场接力的奔跑,两条底线越守越牢,贵州新路步履铿锵。

  十年,对一片土地来说,足以感受发展的热度。

  直面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压力,从“守住两条底线”到“守好两条底线”,从补齐短板到做优长板,贵州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谋发展,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18833eebd51c3ba1ae1f5008ccbda099.jpg

“中国天眼”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目前已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贵州图片库供图)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烟、酒、茶、民族医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尽展黔地芳菲;“双千工程”、十大工业产业让实体经济“强筋健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这是改革开放的新路——

  农村“三变”改革全国推广,司法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和“放管服”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数博会、酒博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重大国际开放活动成效明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这是生态文明的新路——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3%,森林覆盖率达6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位居全国前列;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国际性平台。绿水青山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绿色提款机”和“幸福不动产”。

  这是通往未来的新路——

  平塘大窝凼,“中国天眼”探测着远达137亿光年的电磁信号。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

  从2011年3月开工建设,到2016年9月竣工,再到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十年中把蓝图变成现实,承载着人类探索未知宇宙的梦想。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十年团结奋进、拼搏创新。青山依旧碧水长流,贵州新路越走越宽。

  

  这是一份初心的坚守,人民至上铭刻于心,民生福祉温暖厚实。

  2020年11月23日,红色遵义。

  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后第三天,省委书记谌贻琴,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炳军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感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谌贻琴指出,要大力发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再出发,在新时代贵州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生命至上。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贵州果断出击、从容应对,迅速构建起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横到边、纵到底,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在援鄂战场,1443名“白衣战士”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对口支援外省的重大政治任务。

  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贵州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办,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质量高。

  这是干货满满的民生大礼——

  从“十大民生工程”到“十件民生实事”,成为每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公益性停车位、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一项项实事暖透人心。

  这是尽力而为的务实举措——

  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645元/月·人、4318元/年·人;连续多年压缩5%-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教育“9+3”计划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打开希望之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应保尽保、应资尽资、应报尽报;住房安全保障让千万农村群众居有所安的梦想变为现实。

  这是善作善成的时代担当——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统一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曾经“苦甲天下”的赫章县海雀村变了。“村民腰包鼓了,孩子上学容易了,看病不再难,房子也更漂亮了。”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感慨万千。

  ……

  十年情系冷暖。十年量力而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写在脸上,荡漾心间,贵州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大道上阔步前行。

  

  这是一场春天的约会,百年大党风华正茂,追梦征程自信豪迈。

  十年风雨同舟,见证跨越崛起。

  十年收获满满,共享时代荣光。

  告别硕果累累的“黄金十年”,我们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迈进。

  2020年12月7日至9日,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贵州“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宏伟蓝图。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定的决心,有力的部署。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顺势而为,把机遇牢牢抓住,把优势用好用足,把差距迅速缩小,美好的明天让人期待。

  看,今日之贵州,新型工业化蹄疾步稳——贵州磷化集团通过创造性实施“以渣定产”,不断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促进磷化工产业绿色、创新、集约、高效发展。

  看,今日之贵州,新型城镇化特色凸显——丹寨万达小镇,以苗族传统特色建筑为基础,以丹寨历史文化传承与民族风情为核心,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成为著名的“网红旅游打卡地”。

  看,今日之贵州,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武陵深处的松桃自治县正大镇水竹坝区精品水果基地,立足坝区6000亩以上和非坝区2000亩以上新增种植任务,多措并举打出“长短结合”“林下种植”系列组合拳,以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看,今日之贵州,旅游产业化前景可期——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贵州把红色经典景区打造和精品线路培育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标准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

  击楫风浪,砥柱中流。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贵州令人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春天在召唤,奋进再扬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四千万各族人民继续披荆斩棘,开拓奋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